国疾控中心职业卫生所“倾听疾控声音,笔墨健康中国,传承公卫精神”系列活动之《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

2021-08-17

 

为了积极响应中心研会“倾听疾控声音,笔墨健康中国,传承公卫精神”的活动倡议,职业卫生所积极制定活动方案,围绕职业卫生主题,于2021425日至51日举办了我国第19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宣传活动。

今年我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主题是“共创健康中国,共享职业健康”。动员全社会关心关注劳动者职业健康,倡导健康工作方式,提高职业病防治能力,增强劳动者自我保护意识,以实际行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本活动按照中心研会“倾听疾控声音”系列活动的形式,采用宣传海报的方式,列举了常见的职业病相关知识供大家学习参考并附一套相关知识考卷,并用问卷星二维码形式发布。最后汇总成绩得出:职业卫生所职工学生积极参加活动并取得良好成绩,对职业病相关知识了解较深入,成功收回有效答卷21份,其中只有1人得分为60分以下,其余均在60分以上,平均分83.8分,成绩排名截图与学习现场照片如下:












1 什么是职业病?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2 职业病的特点?

1 病因有特异性,在控制接触后可以控制或消除发病。

2 病因大多可以检测,一般有接触水平(剂量-反应)关系。

3 在不同的接触人群中,常有不同的发病集丛。

4 如能早期诊断,合理处理,预后较好。

5 大多数职业病,目前缺乏特效治疗,应着眼于保护人群的预防措施。

3 劳动者依法受《职业病防治法》保护?

所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受《职业病防治法》保护。不管用人单位属什么性质,属什么经济类型,是否与劳动者签订了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只要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存在着事实雇佣关系,其劳动者即受该法保护。

4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概念?类别?

职业性有害因素是指劳动者在不良的劳动环境和劳动条件下工作时,由生产过程、劳动过程中产生的可能影响劳动者健康的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其他职业有害因素。职业性有害因素按来源分为三大类:(1)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致病因素。(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如劳动强度过大、劳动时间过长、精神或视力过度紧张等。(3)与一般卫生条件和卫生技术措施不良有关的有害因素,如厂房矮小狭窄,采光照明不足,通风不良,烈日下室外作业,有毒作业和无毒作业安排在一个车间内等。

5 职业病的三级预防?

1)第一级预防:通过采用有效的控制措施,如改革工艺,改进生产过程,配置完善的防护设施,消除职业性有害因素或将其减少到最低限度,使生产过程达到安全、卫生标准。

2)第二级预防:开展健康监护,早期发现健康损害,及时处理,防止进一步发展。

3)第三级预防:对已患职业病者忌食诊断治疗,促进康复或防止病情发展。

 

通过我们“倾听疾控声音”系列活动之《职业病防治法》宣传活动,不仅向学生普及了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健康相关知识,还进一步了解了当前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职业健康需求。为今后的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为更好的促进同学之间关于专业知识的沟通交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附       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