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国庆:从事现场流行病学要有一种精神

 发布时间:2015-03-30

2015-01-09  健康报 记者:谭嘉

来源:http://www.jkb.com.cn/news/character/2015/0109/359147.html   

 

 

   

2010年施国庆在蒙古国现场指导该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学员 

   

    第15届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吴杨奖)近日在京颁发,我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的领军人物、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施国庆榜上有名。现场流行病学专家素有“医学侦探”的美誉,在公共卫生疑案发生后,他们通过实地调查,在疾病流行的蛛丝马迹中寻找线索,提出假设,予以检验和论证,并据此提出有效的干预对策,及时遏制疾病的蔓延。施国庆在获奖后的第一时间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分享了一名优秀“医学侦探”的断案心得。

  为了公众健康,这些辛苦和风险都是值得的

  记者:首先祝贺您获得第15届吴杨奖的公共卫生奖。吴杨奖是我国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非政府医药卫生奖项之一,您获奖之后最想说的是什么?

  施国庆:这个奖项是对我们这些从事现场流行病学工作人员的极大鼓励。能获奖,对我本人是鞭策,对我们的团队也是很大的鼓舞。我希望它还可以激励更多从事公共卫生事业的年轻人加入我们现场流行病学的团队之中。这是最重要的。

  我特别想对即将或正在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的年轻人说,我们需要强化自己现场调查的能力,特别是医学侦探能力。我们这个行业被人称作“医学侦探”,我们的职责是对各类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快速调查。从事现场流行病学工作很辛苦,需要到现场搜集第一手资料,尤其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还可能面临风险,但这项工作非常有意义,通过调查分析,找到干预疾病的关键环节,尽早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就能够以更小的社会成本来防治疾病。为了公众健康,这些辛苦和风险都是值得的。

  记者:您刚才提到从事现场流行病学工作非常艰苦,据我所知,您已经做了22年的疾控工作,是什么让您在这个领域坚持这么多年呢?

  施国庆:从事这项工作,我们都希望对解除人们的疾苦有所贡献。把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原因查清楚了,进而减少发病、减少死亡,这会给我们带来很强的满足感。在云南猝死事件的调查中,我们翻山越岭,终于找到了病家的一位幸存者。看到她因为害怕不敢回家,我们内心都非常震动。你要是不接触现场,是无法体会疾病和死亡带给家庭和社会的巨大影响的。

  相信什么都能搞清楚,不相信有搞不清楚的事

  记者:云南猝死事件当时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在科技部和原卫生部的攻关课题《云南不明原因猝死病因学研究》中,您跟同事们经过艰苦努力,最终破解了这一死亡疑云。当时调查是如何进行的?

  施国庆:从上世纪70年代末起,在云南20多个县,每到夏季,某些村庄便会发生不明原因的聚集性猝死,死者多为青壮年。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20多年,原因不明。2005年,科技部和原卫生部对此组织了国家层面的科技攻关。之后连续5年,每年夏天我们都会在那儿驻点。

  到云南后,我们首先进行了回顾性调查,想了解疾病在人群中留下的群体现象是什么。这是最艰苦的,因为发生的病例有的是在几十年前,分布在多个村庄。事发地地处边远山区,交通极为不便,有的村庄到乡镇需要五六个小时,乡镇到行政村又要几个小时,有的村子干脆连路都没有。语言也不通,很多都是少数民族。我们选取重点地区进行了挨户调查。有一户人家一共死了6口人,房屋也塌了。我们就找邻居、村干部了解情况,后来得知他们家还有一个女儿,嫁到了另一个村。于是,我们马不停蹄,去找这唯一幸存的人证。最终,我们调查了116位病例,明确疾病发生具有夏季、村庄和家庭聚集性等特点。同时,我们还对周围的村庄进行了搜索,问寻周围的老人周边地区有没有类似病例,还把几十年来从事相关工作的专家都找来进行座谈。

  回顾性调查也是有局限的,不能全面、完整地描述疾病发生的特征。要知道全面和完整的信息,必须建立良好的监测体系。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制订了病例定义,规范了报告标准,要求地方按统一病例定义报病,以便及时开展现场调查,查找可疑因素。

  记者:我们都很好奇这桩疑案最终是从哪里突破的?

  施国庆:第一年对新报告上来的猝死事件进行调查发现,死亡跟野生菌存在关联。公共卫生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干预。第二年,我们就开始劝村民不要吃不明野生菌了,当年猝死病例就大幅减少。随后几年,我们在不同监测地区发生的多起猝死事件的现场调查中,都发现猝死者生前曾食用一种不明野生菌。对既往发病和监测到的新发病村庄、家庭、个体三个层面进行的系统现场调查显示,这种野生菌的确与猝死存在着流行病学的关联性。另外,通过使用野生菌提取液进行动物实验和植物化学分析等实验研究,证实这种野生菌具有毒性。

  2008年以来,我们开始对这种野生菌进行大幅干预,走村串户进行宣传。特别是在高发区的村庄,我们告诉群众不要吃这种野生菌。通过干预,当年起已没有聚集性猝死事件发生了,最近这两年更是没有一例报告。这种野生菌后来被命名为毒沟褶菌。

  记者:您刚才为我们生动地描述了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如何沙里淘金找到破案的突破口。那您在这么多年的流行病学职业生涯中,有没有遇到找不到致病原因的时候?

  施国庆:应当说没有找不到流行病学病因的事件。疾病总会在人群里留下它的蛛丝马迹,关键是要彻底、认真地调查。有的可能是因为技术局限和工作条件限制,“黑匣子”不一定能全部打开,但你可能发现有些关系,因而能够对这些关联进行控制和干预。

  流行病学有两个公理,第一是“疾病的发生不是随机的”,第二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总可以找到可以干预的环节”。流行病学的病因学是一种病因网络的概念,我们要构建某种事件发生的网络关系,哪个地方能掐住又能节省成本,便是最好的干预。到现场都是带着目的来的,总会找到有价值的东西。从事现场流行病学工作,就要有一种精神:相信什么都能搞清楚,不相信有搞不清楚的事。

  我们需要更多的人、更多的吸引力

  记者: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开展了10多年,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疫情处理一线的专家。您能否介绍一下我国现场流行病学专业人才培养情况?培养这类人才的关键是什么?

  施国庆: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研究需要现场快速运用多学科知识,缜密推断,提出对策。这必须经过反复的实践和专业训练。2001年,在原卫生部的领导下,在世界卫生组织、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组织的支持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了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我们培训的主要理念是“干中学”,两年制,在原单位全脱产。每年,我们从国家、地方公共卫生机构招收学员,以案例学习为主。在教师的全程指导下,训练学员在不同现场应急调查、疾病监测和专题调查的能力。现在,项目已有191名毕业生,分布在国家和全国28个省及地方的公共卫生部门。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现场流行病学工作在核心技术方面没有差距,但我们需要更多的人、更多的吸引力。谁都知道公共卫生工作比较艰苦,有一定的风险,待遇还比较低。所以,我们的培训项目提出四种精神:敬业、团队、探索、求实。我们希望更多有追求、有梦想、愿意为医学服务、愿意当“医学侦探”的人加入我们的行列。

  我们同时也要走国际发展道路。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建立之初,得到了国际组织技术上的大力支持。随着我们自己的壮大,我们也应当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2010年,在世界卫生组织的邀请下,我到蒙古国对当地学员进行了培训,指导和带领学员侦破复杂疑难事件。目前,项目第一期8名学员已成为该国公共卫生的骨干,也已是蒙古国培训项目的主要师资。自2013年开始,我们连续两年承办了商务部的亚洲国家现场流行病学培训班,累计有11个亚洲国家的35名学员在中国接受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