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博士后——解瑞谦

 发布时间:2018-01-02

    

  一、个人简介 

  解瑞谦,男,1967年7月生,山东巨野人,2007-2009年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博士后流动站,跟随导师曾光研究员开展“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发现能力评估”研究工作。 

  二、博士后流动站工作情况 

  (一)博士后研究工作 

  负责组织实施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发现能力评估该项目是我国卫生应急能力建设基线评估研究卫生部卫生应急办公室委托开展项目)。目的是为寻找影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发现的环节和影响因素,进一步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工作,提高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发现能力。 

  该项目通过采取问卷调查、小组访谈、现场调研等方式,对黑龙江、浙江、山东、河南、湖北、青海省6个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2个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12市级综合医疗机构、24个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20县区综合医疗机构、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2个乡镇卫生院、12所县区小学和12所乡镇中心小学开展现场调查;并对安徽阜阳手足口病疫情、云南重症肺炎爆发事件进行了回顾性调查与访谈。 

  项目发现: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早期发现突发事件能力有限,基层突发事件主要来源于电话报告;苗头事件报告人主要是知识扎实、责任心强的临床医生;传染病诊治经验、异常情况报告机制是影响临床医生苗头事件早期发现与报告的主要因素;信息的完整性和异常情况标准影响网络直报系统传染病异常情况发现的因素;不同机构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发现与报告的能力不同;农村传染病报告管理体系不健全,传染病疫情报告检查还欠缺;农村中小学合校增大传染病暴发的风险,专职传染病报告员落实困难。 

  项目建议:加强学科带头人建设,建立基于网络培训的传染病防控长效培训机制;制定异常情况判断标准,建立卫生应急信息交流平台;完善风险沟通机制,提高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能力;提高学生传染病防病知识水平,加强学校疫情报告人员的管理。 

  项目成果项目研究从2007年1月开始,到2009年6月结束,完成了项目研究的所有内容,并在后期的卫生应急相关的研究、研讨和培训等工作中进行了广泛应用。 

  1.早期发现能力评估,进一步提高了项目省传染病突发事件的早期发现意识 

  在项目现场的调研阶段,项目小组向调查所涉及的各级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和学校,详细介绍了项目的背景情况,以及调查所涉及的内容。负责传染病突发事件报告的有关人员普遍认为,调查内容比较系统和详细,对他们的工作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和促进作用。 

  2.早期发现能力评估,满足了卫生应急管理人员对突发事件不同报告渠道的认知 

  为什么国家开发的网络直报系统的传染病突发事件早期发现率低?项目调查结果表明,不同传染病监测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渠道的特点不同,作用不同,明确了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在早期发现传染病突发事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也提高了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对不同渠道的认知,满足了卫生应急人员对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发现渠道和途径的认知。 

  3.早期发现能力评估,推动公共卫生公益电话开展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工作 

  项目小组成员在卫生部办公厅召开的全国12320公共卫生公益电话舆情监测会议上详细介绍了电话在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发现中的作用,并与全国12320公共卫生公益电话管理中心进行研讨与交流,为全国通过12320开展舆情监测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持。 

  4.早期发现能力评估,提供了卫生应急培训相关的资源  

  已经掌握的具有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监测与报告数据、案例库等资源库,在2010年和2011年卫生应急管理人员培训班(64人)、2008年和2009年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现场流行病学培训班(84人),以及2011年和2012年卫生应急风险沟通培训班(670人)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  

  5.早期发现能力评估,推动卫生应急管理相关培训教材的开发 

  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发现关键在于传染病的识别和信息报送。因此,项目成果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风险沟通指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风险沟通手册》和《突发事件卫生应急风险沟通》等培训教材的编写提供了数据支持,培训教材得到广大卫生应急人员的普遍认可。 

  (二)博士后相关工作 

  博士后期间,负责中美新发和再发传染病合作项目风险沟通能力建设子项目的管理、实施工作;参与了北方七省(区、市)鼠疫联合机制的建设、全国突发公共卫生指挥决策系统项目的规划,以及与WHO合作项目(国家级病原微生物应急实验室网络建设、症状监测系统建立、应急预警体系的需求与评估)的相关组织管理工作等。 

  博士后期间,分别在安徽、湖北、云南、广西、上海、重庆和辽宁等16个省(区、市)组织并参与卫生部应急办举办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风险沟通培训班。2007年3月19-21日,在土耳其参加WHO召开的第二届人禽流感临床诊断研讨会;2008年4月21日至5月3日,参加卫生部组织的卫生应急风险沟通考察团赴美国参观考察;2010年11月27日-12月4日,在突尼斯参加WHO与美国CDC举办的全球卫生应急准备论坛;2011年7月7日-8月21日,在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参加风险沟通培训与交流活动。 

  (三)博士后工作的收获感悟 

  回忆两年半博士后工作生涯,真实地经历了文献研究、恩师指点、专家指导、同事帮助,以及与国外友人的沟通交流等点点滴滴,真实地感受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博士后平台,让我有机会认识、接近、了解和熟悉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领域最权威人士,不仅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更提升了做人素养,足以让我受益终生。 

  三、出站后的发展情况 

  2009年7月出站后,我就职于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先后在科教与国际合作处、项目管理办公室、信息管理部和新闻宣传部工作,分别任副处长、部门副主任和部门主任。 

  2014年11月,任第一支第一批中国援塞公共卫生培训队临时党支部宣传委员,作为健康教育与风险沟通方面的专家参加了为期65天的援塞抗击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工作。 

  2015年5月开始,作为WHO现场卫生应急风险沟通专家,参与《WHO现场卫生应急风险沟通指南》编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