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培训首页
疾控官网
研究生教育
CFETP
疾控培训
站 内 搜 索
         首页»CFETP»CFETP培训»实践基地
  
友情链接
吉林省基地介绍

  在国家CDC、省卫生计生委的大力支持下,为全面提高疾病监测、暴发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处理能力,寻求发展机遇,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积极创造条件、多方准备筹划,于20136月正式成为国家现场流行病学培训基地。联合共建CFETP培训基地以来,省疾控中心秉承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理念,以培养业务骨干为重点,以建立合理梯队为目标,严格落实培训任务,取得较好培训效果,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省疾控中心前身为建于1953年的省卫生防疫站,2001年根据吉编办[2000]127号《关于调整省直卫生监督和疾病防治机构的意见》文件精神,原省防疫站分为吉林省卫生厅卫生监督所、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省卫生监测检验中心。中心现址大楼20053月竣工,建设用地面积12064m2,建筑面积18516m2 

    中心现有固定资产1.60亿元,其中仪器设备总价值8600万元。实现办公区与实验区分开、理化检验和微生物检验分区,并按标准建立菌/毒种室4个,危险品库1个,洁净实验室2个,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17个,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1个。 

  近年累计获科研成果奖39项,其中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三等奖20项;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1项;省医学科技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承担科研项目5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9项、省、部级项目23项、市厅级项目24项,引进科研基金1000余万元。共发表国家级科研论文500余篇,SCI论文10篇。 

  中心现有职工249人,内设27个科室,其中业务科室18个,职能科室9个。专业技术人员198人,高级以上职称占48%,中心现有博士研究生9人,硕士研究生45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75%,人力综合素质指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中心取得认定检验项目达13大类889项,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水质监测106项指标全部开展。中心现有WHO确认的脊髓灰质炎实验室、艾滋病实验室、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验室、室内空气质量检测实验室、保健食品、消毒产品检测室、农业部农药检定生测室等部级实验室,病毒、毒理、理化等实验室为省卫生厅重点实验室。投资780万元的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通过了国家实验室认可评审,现已正式投入使用,我省是全国拥有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的6个省级疾控中心之一,实验室能力建设水平在东北三省位居前列。 

  二、培训基地运行和管理情况 

   

    为提高我省公共卫生应急反应和疾病监测能力,培训现场流行病学高级人才,省疾控中心经精心准备,认真筹划,于20135月正式向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办公室提交《关于“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基地”的申请报告》,2013619日,双方正式签订《共建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基地协议书》, 2013830日,我们召开中国现场流行病学项目培训基地揭牌仪式暨吉林省首期培训班开学典礼,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曾光教授、吉林省卫生计生委隋主任共同为培训基地揭牌。现已招收两批学院共27人。作为新培训基地,归结起来我们具有以下优势: 

  1. 领导高度重视   

  吉林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传染病防治工作,将其列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作为重要民生工作,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装备,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控工作格局。 吉林省在深化医改实践中,探索建立完善医疗急救、卫生应急、传染病防治、大病救治、信息化管理、基本药物供应保障等公共卫生六大体系,规划总投资约300亿元。六大体系建设已被整体纳入《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多项建设内容还成为省政府年度民生实事项目。 

    现场流行病学培训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2014711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徐科副主任、疾控局于竞进局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王宇主任等领导在吉林调研期间考察了现场流行病学吉林培训基地的建设情况,给予高度肯定并表示大力支持。省卫生计生委隋殿军主任、曲日胜副主任多次就基地建设与发展做出批示,疾控处、科教处等有关处室也加大支持力度,在政策、投入上予以保障。为做好项目管理和培训工作,省中心成立项目管理委员会,范明主任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实施一把手工程,对培训师资、教学计划、食宿条件等各环节严格把关,传染病所负责项目管理与综合协调,聘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专家及省疾控中心免疫、慢病、食品、环境、信息等相关科所负责人担任指导教师,各实验室负责技术支持。我们积极邀请有关专家参与基地教学工作,并向广东、江苏等基地学习项目管理经验。 

  2.现场调查产出保障   

  我省现场资源丰富,2003SARS2004年镇赉县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2006年麻疹、2007年双阳区格林巴利综合症、2008年风疹和手足口病、2009年甲型H1N1流感、2010年抗洪救灾等重大事件,能够保证为学员提供现场机会。2013年建成的P3实验室已投入使用,能够为现场处置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监测与应急网络建设已相对完善,易于发现暴发疫情及异常信息。我省与朝鲜、俄罗斯交界,边境线长度1000多公里,边境防病是公共卫生工作一个重要内容。省内拥有多所医学院校,尤其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师资力量雄厚,与省疾控中心有良好合作基础。 

  2. 生活学习条件保障   

 

学员在食堂用餐 

    

  201458日,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班13期学员郭立春、来学惠被派驻到我省基地实习。中心领导高度重视,根据两人专业方向,分别由传防所、免疫所负责现场实践带教工作,同时尽全力做好食宿等后勤保障。2名学员到长春第二天就赶赴延吉调查H7N9禽流感疫情,同时帮助当地分析腮腺炎等传染病在延吉市中小学高发原因。627日,长春师范大学报告一起麻疹聚集性疫情,她们不顾周末休息,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参与疫情处置工作。 

  三、省级FETP培训 

  按照省卫生计生委人才发展规划, 我们秉承CFETP“干中学”精髓 ,借助CFETP师资力量、汲取培训经验,整合省、市CDC资源,于20138月开展省级FETP培训, 学制一年,包括2个月理论强化学习,10个月现场实践,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与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联合授予MPH学位。计划开展5-7期,每期招生10-15人,力争覆盖全省所有县(市、区),从而建立省级现场流行病学网络,全方位提高实践工作能力和水平。 

    2013830, 中国现场流行病学项目培训基地揭牌仪式暨吉林省首期培训班开学典礼召开,曾光教授、隋殿军厅长共同为培训基地揭牌并与12名学员合影留念,曲日胜副主任在讲话中强调要秉承现场流行病学“干中学”精髓,做好省级培训,并将其作为重点学科不断发展,培养一支优秀的公共卫生人才队伍。 

    省疾控中心成立项目管理委员会,精心设计培训课程, 主要以流行病学理论、卫生统计学、疾病监测及资料分析、临床医学、实验室检测技术为主要内容,并考虑增加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法律法规和现场调查处置能力内容培训,重点安排小课堂案例教学、统计软件操作及应用、现场调查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我们聘请的授课师资有国家CDC曾光教授、教育培训处罗会明处长、传防处余宏杰处长及李中杰副处长、应急中心李群副主任、CFETP施国庆、马会来、张丽杰老师;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刘雅文副院长、寇长贵、李波、张云秋、孙平辉等专家;吉大一院感染科王峰主任;省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处张天旭处长、科教处刘宇赤处长;省CDC范明主任、杜占森书记及各科所负责人;此外,我们还特邀长春市卫生局齐国华局长等工作经验丰富的省内专家担任师资。

  

    

 

  

    

    

 

  2个月核心理论学习外,我们还安排学员参加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年会、中华预防医学会学术年会、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等学术会议并到国家CDC昌平园区参观学习。201312月,在完成流行性出血热监测系统评价、病例对照研究2个流行病学专题后,召开由传防、免疫、应急、食品、慢病、环境6个所负责人和12名学员共同参加的现场实践导师见面会,各位所长、12名学员分别进行自我介绍,实行双向选择。最终确定传染病所(3人)、应急办(2人)、免疫规划所 (1人)、慢病所(2人)、食品所(2人)、环境所(2人)进行现场实践。  

 

    在近一年的学习工作中,现场班首期学员多次参与科研课题设计、流行病专题研究,全程参与人感染H7N9禽流感、麻疹聚集性疫情等突发事件处置,分别在传染病、应急办、免疫、慢病、食品、环境等科所完成吉林省流行性出血热监测系统评价报告、出血热发病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发病影响因素研究、风疹疫苗扩大免疫前后风疹流行病学分析、2012吉林省流动人口饮酒行为调查分析、2012年吉林省流动人口血脂水平调查分析、2013年吉林省农村环境卫生状况调查分析、2010-2013年吉林省农村水源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等论文,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产出成果丰硕,取得较好培训效果。20149月首期学员毕业典礼和第二期开学典礼同时举行,毕业证书由省卫生计生委隋殿军主任亲自签发,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由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授予MPH学位。 

  四、 基地建设构想 

  培训基地建成一年来,我们收获颇大、体会颇多,更好的落实了科、教、研三位一体的发展思路,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教学相长,带动中心乃至全省的学习、科研氛围。国家现场流行病学培训基地的建立,标志着吉林省在东北三省范围内率先加入国家级流行病学和公共卫生培训网络,将为全省疾病预防控制战线的专业人员增加一座与国际学术水平接轨的桥梁,增加一个与国家疾控中心、高等院校加强合作的平台。省级现场流行病学培训的开展,将进一步整合省、市、县三级疾控资源,在5-7年内培养大批复合型人才,有效的发挥辐射作用、网络作用,更好的满足我省疾病预防控制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处置的实际需求,促进疾病预防控制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培训基地建设: 

  1.继续由省疾控中心主任担任基地负责人,传染病所负责项目管理与综合协调,传染病、免疫、慢病、食品、环境等相关科所负责人担任指导教师,中心病毒、微生物、理化、毒理实验室负责提供技术支持,为学员提供充足现场实践机会,保证学员产出。加强与CFETP交流、学习,聘请CFETP指导教师作为吉林省现场流行病学队伍培训和建立的长期顾问和专家,省级学员毕业证书加盖CFETP印章。 

  2.监测数据对学员全方位开放,给学员自主发挥空间;聘请具有丰富现场实践工作经验、扎实流行病学理论基础以及较强现场指导和协调能力的资深专家指导学员,带领学员开展现场调查工作,让学员负责主持疫情周分析会和中心疫情月分析会的资料分析工作,指导、鼓励学员在监测资料分析中及时发现异常事件并及时调查处理,尽全力支持CFETP教师和学员在基地现场工作的需求,为学员在基地的工作、生活提供舒适、便利的环境。 

  3.做好学员在基地期间的管理,为CFETP学员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安排、协调学员日常工作、生活,并负责和CFETP之间的联络;考核评价学员在基地工作情况,在CFETP的指导下制订针对每位学员的培训计划;负责学员人员信息、在基地工作期间的相关培训及工作的建档工作,负责工作计划、有关技术报告、工作报告资料的存档工作。 

  4.进一步加强合作,依托项目优势,借助各方师资力量,秉承现场流行病学“干中学”精髓,按照国际统一、规范的现场流行病学培训模式做好省级FETP培训,并将其作为重点学科不断发展,计划培训5-7期,覆盖全省所有县市区,建立省级FETP网络。2个月的理论学习结束后,采取双选方式分配至传染病、应急、免疫、食品、环境、慢病等科所进行实习。实行项目办公室、实习科所双重管理,现场实践期间每周五例会制度,学员交流、汇报工作情况,保证任务目标和毕业产出保质保量完成。 

  以上是我们的一些工作思路和想法,作为新建成的东北地区首个培训基地,我们在项目管理经验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在经费、师资等方面尚存在困难,每年约30万元的经费支出压力较大。今后,我们将不断积累经验,加强学习、沟通、交流,同时也请国家CDC、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办公室在师资、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我们将不断改进工作思路和方法,提升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加强培训基地建设。 

    

    

    

    

  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〇一五年三月十一日

 

 

 

 

 

    日常学习、工作地点在七楼培训室、应急作业中心,配备投影仪、无线网络、打印机等相应硬件设施,学员住宿乾元景阳酒店(标准为150/天),在中心食堂用餐(标准为35/天),出差按照标准报销。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 版权与免责声明
京ICP备11024750
中国疾控中心教育培训处  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IE6.0以上浏览器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  行政值班电话:010-58900001  健康咨询电话:12320  邮箱:WEB@CHINAACD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