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博士后——雷雯雯

 发布时间:2018-01-02

    

  雷雯雯同志于2012年7月毕业于山西大学,获细胞生物学专业博士学位,2012年8月至2015年1月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础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合作导师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梁国栋研究员,出站后留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病毒性脑炎室工作。 

  在学期间,雷雯雯获得多项荣誉奖励,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课题,主持1项省级课题,发表SCI和中文核心文章数十篇,获得2012年山西省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博士论文被评为2012年山西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博士后工作期间,参与1项国家科技部973计划项目和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从事病原学的研究工作,分离到多株公共卫生意义重大的新虫媒病毒。 

  2014年西非埃博拉疫情爆发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先后派出多批公共卫生专家组赴疫区前线开展援非抗疫工作。作为刚参加工作的疾控人,雷雯雯同志踊跃报名参加援非抗疫工作,并向所党委递交了题为“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选择”的请战书,表示要与奋战在援非抗疫前线的同事们并肩作战,为打赢埃博拉疫情防控攻坚战做出贡献。2015年2月雷雯雯同志作为我国援塞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第一批固定生物安全实验室检测队队员赴西非塞拉利昂开展抗击埃博拉工作。 

  在塞拉利昂,雷雯雯与同事们一起克服了气温高、物资延迟抵达、保障条件差、居住地到工作地距离远等困难,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固定生物安全实验室启用前设备、物资、工作制度和检测技术等各项准备工作,保证了中国政府援助塞拉利昂第一个固定生物安全实验室——中塞友好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按时启动和平稳运行,实现了与移动P3实验室的无缝衔接和顺利交接,圆满完成了既定的实验室检测任务,为塞拉里昂疫情防控做出了积极贡献。另外,还与同事们一起接待了包括塞国总统、UN在塞埃博拉应对总协调官、WHO驻塞代表、塞国卫生部高官等的视察,也和美国CDC、英国卫生机构、南非实验室的专家进行互访交流,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 

  固定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初期,雷雯雯与检测队其他男同事一样,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没有休息日,不畏艰险,攻坚克难,还从事着和专业无关的大量体力劳动,被后方的同事们称为“钢铁侠”。固定实验室运行以后,雷雯雯作为实验室核心区工作人员,每天在实验室工作时间长达14-16小时,穿着多层密不透风的个人防护装备在BSL-3核心区工作3-4小时后都是汗流浃背,几乎脱水虚脱。每天完成检测任务回到驻地已是午夜时分,雷雯雯还负责将固定实验室检测队每天的工作撰写成日报,并发送给前方工作组和后方领导,每天都是凌晨两三点才休息。 

  尽管在异国他乡,条件有限、困难重重,工作强度大,但雷雯雯同志克服比男同事更多的生理、心理和家庭的困难,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和饱满的精神状态,勇于担当、任劳任怨、勤恳工作、不负重托,圆满的完成了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与检测队的男同胞们一同承担了埃博拉病毒检测、塞拉利昂公共卫生技术人员培训等工作,在检测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绽放在援塞埃博拉实验室检测一线上的“铿锵玫瑰”,并获得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颁发的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突出贡献奖。 

  雷雯雯同志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疾控精神,在西非大地上展现了疾控人的风采,并将继续在疾控事业上展现个人的风采。 

 

  2015311塞拉利昂固定P3实验室开张第一天,雷雯雯博士配制消毒液